海外加盟霸王茶姬?别做梦了!直营合资才是它的“野心”
近年来,新茶饮品牌出海已成潮流,但想要通过加盟“分一杯羹”的人可能要失望了。
以霸王茶姬为例,这个从云南崛起的茶饮黑马,在海外市场玩起了“直营+合资”的双轨模式,不仅泰国、马来西亚市场被其深度绑定,连欧美市场也可能大概率延续这一策略。本文将拆解霸王茶姬的海外野心,告诉你“加盟霸王茶姬致富梦”为何难以实现。
泰国合资落地:控股权背后的“资源捆绑”
2025年7月,泰国总统食品有限公司豪掷1.42亿泰铢(约3119万元人民币),收购霸王茶姬泰国公司51%股权,成为控股股东。这场看似“反向控股”的交易,实则是霸王茶姬布局东南亚的关键一步。

泰国合资方不仅提供资金,更整合了物流(Flash Express)、地产(Ananda Development)和供应链资源。通过绑定本土巨头,霸王茶姬绕过了海外扩张的两大痛点:
①选址与开发:泰方地产资源助力快速获取核心商圈点位;
②供应链降本:本地化原料采购降低运输成本,避免水土不服。

02 控制权博弈
尽管泰方持股51%,但霸王茶姬仍通过中方提名3名董事会席位掌握品牌话语权。这种“股权换资源”的策略,既避免了类似新加坡霸王茶姬区域加盟商“另起炉灶”的风险,又降低了文化冲突带来的运营危机。

马来西亚模式:从“踩坑”到“教科书”
早在2019年,霸王茶姬便以马来西亚为起点试水东南亚市场。初期因外派团队撤回导致加盟商管理失控,品牌一度陷入口碑危机。此后,其调整策略,与联大集团成立合资公司,通过“本土化团队+强管控”实现逆袭:
①单店模型验证:首店月GMV达43万元,远超当地星巴克;
②规模化复制:3年规划300家直营门店,截至2025年已超150家。
●关键策略:
① 联营店模式:加盟商仅出资,总部负责选址、供应链和运营;
②高门槛筛选:要求加盟商具备餐饮或零售经验,且持股超50%。

欧美市场:合资直营的“野心”与挑战,尽管欧美市场尚未大规模铺开,但霸王茶姬的布局已初现端倪:
①美国首店延期:原计划2024年底开业,因供应链和合规问题推迟至2025年Q1;
②对标星巴克:学习其早期合资模式(如与统一集团合作),计划通过资源整合而非加盟快速渗透。
●潜在风险:
①定价困境:欧美市场客单价约25-30元人民币,霸王茶姬定价超40元,需教育消费者;
②供应链成本:美国门店装修成本是国内的7倍,单店回本周期或超2年。

为何拒绝加盟?霸王茶姬的“长期主义”逻辑
01品牌调性保护
与蜜雪冰城“低价走量”不同,霸王茶姬定位中高端,强调“东方茶文化”属性。加盟易导致品控参差,损害品牌溢价。

02规避区域代理风险
早期新茶饮品牌常因区域代理“换标”导致市场混乱,比如新加坡早期的霸王茶姬区域代理商,以及马来西亚Chatime的代理商,都出现了背刺品牌商的问题,而霸王茶姬目前选择的通过直营合资,就可以从源头掌握控制权。

03全球化战略野心
霸王茶姬创始人张俊杰曾表示:“海外市场要的不是数量,而是品牌影响力。”其目标直指星巴克级别的全球文化符号地位,而非短期收割。

最后,给“在海外想加盟霸王茶姬”的朋友们:死心吧,霸王不玩这套
1、政策明确:霸王茶姬海外仅开放单店直营或合资,无区域加盟选项;
2、高成本门槛:美国单店投资超500万元,且需承担供应链风险;
3、本土化壁垒:从泰国到美国,合资方均为资源型巨头,个人投资者难入局。

结语 :
当蜜雪冰城靠加盟横扫东南亚时,霸王茶姬选择了更艰难的直营合资之路。这条路或许慢,但能最大限度降低品牌损耗,为全球化铺路。对普通创业者而言,加盟霸王茶姬的幻想可以终结了——它的野心,从来不在“快速圈钱”,而在“让中国茶征服世界”。
但是我们不得不说,新中式奶茶在海外是还有红利的,加盟不了,那么可以考虑自创,不是吗?如果你想自创一家门店风格类似霸王茶姬的新中式奶茶门店,可以找我们,从产品技术,到供应链技术,到门店风格设计,店铺运营管理,我们都可以提供有效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