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搜索

走访德国柏林:这片静待开发的新蓝海,我们忽略了多久?

行业资讯 650

当中国茶饮市场已卷成“红海”,德国的街头正悄然孕育着一片潜力巨大的“蓝海”。这里消费者对茶饮的认知尚浅,大品牌尚未形成垄断,市场格局远未定型。

德国目前才仅有50-60家奶茶店,其中大部分都是越南人在开。Mr. Box,作为号称“欧洲由中国人开创的最大茶饮连锁”,目前在欧洲开了20+ 店,德国也有数家,我们走访了包括Mr. Box在内的几家门店,看看德国茶饮市场的现状与未来

柏林主要茶饮品牌竞争格局

当前的柏林茶饮版图,主要分为4大代表。

中国出海品牌Mr. Box,强品牌IP与“扎实”产品力结合通过创意卡通包装,可爱的方脑袋卡通形象形成了独特的视觉记忆点,口味扎实,满足年轻群体对趣味性和情感联结的需求。

亚洲连锁品牌 Comebuy茶味醇厚,品类齐全,经典款产品经久不衰;凭借成熟的运营体系、稳定的品控和广泛的店铺网络,占据着市场的主流地位

本土品牌An‘s Tea House特别强调健康理念,诸如使用德国本地鲜奶,或在产品中减少糖分。同时,它们也非常注重季节性创新,推出符合时令的限定饮品,以此来吸引和留住顾客。

视觉系品牌 Pao Pao则以高饱和度的“网红”装修风格和色彩缤纷的创意饮品为主打,精准定位热衷于拍照打卡、吸引喜欢拍照分享的年轻群体,从而在社交网络上获得巨大声量。

综观下来,可以看到一个战略空白:各品牌均在单一维度上竞争,尚未出现能够整合“品牌情感”、“产品品质”、“健康理念”与“社交体验”的整合者。

德国茶饮市场情况到底如何?

与国内高度内卷的环境截然不同,德国茶饮市场呈现出典型的中早期特征,除华人群体外,大部分本地消费者对“珍珠奶茶”的认知仍停留在基础阶段,尚未形成牢固的品牌偏好。这意味着巨大的市场教育空间和品牌塑造机会。

随着全球化口味的影响,德国年轻一代对异国风味的接受度正稳步提升,茶饮从猎奇品逐渐转向日常化饮品。除少数几个知名连锁品牌外,市场远未饱和,尚未出现具有统治力的全国性品牌。

与国内茶饮市场主流的“即买即走”模式形成对比,德国奶茶店普遍呈现出偏好大空间、重体验的门店形态。通过实地走访观察到,茶饮店通常设有堂食区域,并通过个性化的室内设计,为顾客提供社交休闲的第三空间。本地消费者在茶饮消费中,对环境体验与社交功能的需求显著。

如何切入德国茶饮蓝海市场?

德国当下,不是一个等待填充的空白市场,而是一个等待被重新定义的初级市场入局者需要的不是复制经验的执行力,而是定义标准的魄力与智慧。

当前市场,更缺失的是能被本地消费者广泛理解和接受的“优质茶饮”标准。不要试图向德国人解释复杂的东方茶文化,而是“植入认知”,为德国市场创造一个简单、直观、且由你掌控的新品类,将所有竞争对手拖入自己设定的赛道——在这里,“新鲜”、“便捷”、“趣味”的标准由你决定。

空间不是成本,是“文化装置”,可以成为一个持续输出内容的“文化媒体,它可以今天是一个独立音乐人的小型Livehouse,明天是一个关于可持续生活的东方茶会。让空间本身成为柏林亚文化场景的一部分,品牌或许才能真正扎根。

结语:

走访柏林的茶饮市场,这里没有拥挤的赛道,只有等待被唤醒的需求;没有固化的格局,只有等待被书写的规则。真正的机会,不在于成为下一个”更好的模仿者”,而在于成为第一个”完整的定义者”

上一篇: 下一篇: